河北行,探秘燕赵古韵,感受冀地风情之旅

定州 更新于:2025-09-22 01:01
  • 顽皮蛋的妈妈2
    河北行-定州博物馆-北朝佛陀
    定州位于正定回北京的途中,所以这次河北行返程的计划就是在定州过夜,然后预约次日上午的定州博物馆,定州博物馆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县级博物馆,按公众号需要提前三天预约,由于暑期已过,提前一天也能轻松约到。
    定州博物馆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的文化殿堂,是国家一级博物馆,非常值得一看。博物馆位于河北省定州市中山中路南侧。开放时间:上午9:00至下午17:00(下午16:00停止发票、16:30停止入馆;周一及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二闭馆)门票:免费。博物馆为仿汉代高台式建筑,外观庄重大气、高华典雅,与邻近的开元寺塔、定州贡院等古建筑相得益彰。(与开元寺塔之间的仿古文化街区不出意外的很衰)
    博物馆有三件国宝级文物(均为限制出国的):东汉玉璧、东汉玉座屏和北宋定窑龙首净瓶。不过略微搞笑的是这三件国宝在定州只有复制品和照片,原因很简单,真品在石家庄的河北博物院,按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的说法,都被省博“借”走了。这个借,可以参比国博。
    此外博物馆紧邻开元寺塔、贡院、文庙等古迹,可安排一日文化之旅。
    定州博物馆现在有六个常设特色展览,分别是汉家陵阙,北朝佛陀,天下大白,尘外千年,金翠明珠,故乡星空。
    这次给大家介绍北朝佛陀。

    定州博物馆的“北朝佛陀”展厅非常值得一看,它集中展示了定州地区出土的北朝时期(主要包括北魏、东魏、北齐)佛教白石造像,展现了定州作为当时中国北方佛教造像中心的辉煌艺术成就。
    “北朝佛陀”展厅面积约530平方米,展示了99件 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。这些造像主要采用定州曲阳盛产的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,因其材质和地域特色,形成了中国佛教艺术中独具一格的“定州系白石造像”。

    北朝时期,佛教在中国北方广泛传播和发展。定州地处太行山东麓平原,交通便利,加之曲阳盛产优质白色大理石且雕刻传统悠久,使其成为北方佛教造像的中心。这里的造像自北魏开始大量生产并流传各地。
    定州白石造像普遍运用了浮雕、透雕、描金彩绘等雕刻技法。其鲜明特色包括:
    · 双尊像(如双思惟菩萨像、双观世音菩萨立像)。
    · 以透雕龙树作为背屏的造型。
    · 在基座上雕刻双狮、博山炉、化生童子、力士、供养人等形象。
    造像风格随着时代变迁:
    北魏晚期:受洛阳龙门石窟影响,多呈现“褒衣博带,秀骨清相”的风格。
    北齐时期:风格发生显著变化,衣纹趋于疏朗,肌体更为丰圆,透雕技法广泛应用,造型趋于丰瞻华美。“薄衣贴体”的风格逐渐流行,展现了印度笈多艺术的影响。
    许多造像上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彩绘和描金痕迹,洁白的石材与绚丽的彩绘相互映衬,更显光彩夺目。
    重要展品举例:
    · 北齐 白石透雕双思惟菩萨像:这件造像以其复杂的透雕工艺和丰富的构图著称。它采用透雕龙树背屏,正面主尊为双菩萨呈半跏趺坐于龛中,周围还有双弟子、双胁侍站立龛外。龛和底座还雕有宝塔、坐佛、龙、飞天、力士、护法狮等众多形象,构思巧妙,是河北地区北齐石造像的流行式样。
    · 白石胁侍菩萨像:被誉为定州博物馆最美的造像之一(制作年代为北齐至隋代)。菩萨发髻呈螺旋状,面容丰颐秀目,神情安详恬静。其双手合十于颈右侧,作祈福状。身着袒右袈裟,贴体垂下,身体呈现出优雅的曲线美,开启了隋唐造像“一波三折”身体造型的先河。
    · 北齐 佛首与菩萨头像:这些造像面部通常平静含笑,肉髻低平,体现了北齐时期造像注重神韵与风雅的特点。
    · 北魏背屏式一佛二菩萨三尊像:展现了北魏典型的背屏式造像样式,背屏之上常刻有头光、身光和背光,光内浅浮雕莲瓣、火焰等纹饰。
    · 北齐 释迦牟尼涅槃像:表现了释迦牟尼佛涅槃时的场景,是佛教艺术中的重要题材。

    展厅中的许多造像并非完整无缺,不少都有残损。这背后有多重历史原因:灭佛与特殊时期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